第56章 搞房地产?
这是孙绵绵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进国营大饭店。
装修倒是整洁大方,菜品样式简单,味道不错。
她吃相优雅,慢条斯理的,但视线却不停的透过敞开的窗户打量周围的建筑。
墨秦天几口就吃饱了,和陈伟豪随意的聊天时,无意中瞥到孙绵绵的动作。
好奇地问:“小丫头,看你若有所思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高见?”
孙绵绵笑道:“高见倒是没有,墨大哥这些年应该不只是局限于百顺吧?”
墨秦天不知道她想说什么,配合的点头,“这几年走南闯北,倒是去过不少地方。
尤其是南边,那真是欣欣向荣,生机蓬勃。”
孙绵绵叹息一声:“真好!”
陈伟豪以为她是想京城了,随口说道:“你想聊天就随便聊,你墨大哥也不是外人。”
孙绵绵眼珠转溜几下,“你们知道吗?省城去年就成立了小百货市场,因此而出现了我们黔城最先一批个体户。
墨大哥你这么热衷经商,有没有想过做百顺个体经营的第一人,比如,搞房地产。”
要不是她的经济实力不允许,她早就对房地产下手了。
她以前看过报道,改革开放后,南方城市的发展如同坐火箭一般快速,尤其是房地产这一块,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最先暴富的那一批人中,搞房地产的就占了多数。
“搞房地产?”墨秦天神情一怔,盯着孙绵绵看了好一会儿,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现在是82年,知青回城的浪潮早就进入了尾声。
但是,因为知青回城,加上很多适龄青年需要结婚,城里的住宅顿时紧张。
甚至,有很多青年因为住房问题,都不敢结婚。
而城里的住房也不是你想扩宽就能扩的,想修建就能修建的。
一是土地国有制,审批麻烦,二是自身经济本就困难,拿不出多少钱。
是以,一家几口或十几口人,不管怎么艰难,都只能挤在狭小的空间里。
住房问题,迫在眉睫。
经她这么一说,墨秦天嗅觉到其中的商机了。
“嗯!是个不错的主意。我看南边每天都在热火朝天的兴建楼房,我们百顺也可以。要是第一个动手,说不定还能占到先机。小绵绵,你说从哪块地入手最好?”
听到墨秦天忽如其来的一句话,孙绵绵有些懵。
继而想到他垄断百顺黑市这么多年,应该不缺人脉和资金,只是一时没想到这个点。
不等她出声,墨秦天又说了,“你放心大胆的说。呃!不如我们一起搞吧,你来出谋划策,我来管理,怎么样?”
陈伟豪看墨秦天越说越认真,连声斥责,“瞎说什么呢!绵绵只是个学生,哪里懂经商之道。
况且,房地产会是那么好搞的?以后的政策怎么样,谁都不知道。
你们不要见风就是雨,一个比一个胡闹。”
墨秦天不以为意,“我觉得她的主意和见地都不错,无关乎年龄。”
孙绵绵心说,老兄你真相了。
本姑娘可是比你们多看了几十年的繁华,自然眼光格局都不一样。
她面色淡淡,下巴又抬了下,“那我就说了,我觉得西街后面的那条巷子方圆五十里都不错。
一是那里住宅户少,我们开发前期不用投入太多资金;
二是它一面接壤县政府大街,一面临近集市,地段是不是很不错?”
闻言,墨秦天激动一掌拍在桌子,“你她娘的真聪明!老子怎么就没想到呢?”
孙绵绵瘪瘪嘴,顺嘴就说:“那是你没朝这方面想。”
陈伟豪惊讶的看着孙绵绵,不得不认同她的分析,“那里确实不错!可是,我们这么个山沟沟里,穷的叮当响,怎么能卖得出去?”
墨秦天轻嗤一声,“陈老你想多了。现在城里的房子紧张得很,有些人家四世同堂,挤在三四间烂屋里。
如果有房子卖,说不定勒紧裤腰带,或者乞讨,他们也会给年轻人买上一间来结婚。”
陈伟豪:“确实有这种情况,但是一套房少说也要几百上千块,有几户人家买得起?我看还是算了!”
孙绵绵弱弱地加一句,“我们可以先做个市场调查呀,初步评估一下大家的购买力再做打算。”
墨秦天听进去了,笑着点头。
陈伟豪叹息一声,“我还是不看好,实在是百顺太穷了。”
墨秦天盯着陈伟豪,想起走南闯北时遇到的在外奔波的百顺人,搞房地产的决定更加坚定了。
“陈老,你不知道我们百顺人并不傻。有好些人以家庭为单位,亲戚带亲戚,一起去往了省城和周边大城市做了个体户,或者小摊贩。
我们百顺呀,有钱的人并不少,都在悄悄的闷声发财。”
陈伟豪:“......”
孙绵绵:“......”什么时候都不缺聪明人。
穷则思变,变则通。
孙景烁听到孙绵绵高谈阔论搞房地产,忍不住泼冷水,“我们家穷得耗子都不愿意来,拿什么去搞。
况且,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谁都没有闲钱。我不看好!”
孙绵绵早就料到了他会这么说。
眼界不同,信息不对等,这是正常现象。
可爷爷听了她的话后,沉吟了一瞬,“百顺确实存在房屋紧张的情况,是个好商机。不过,得好好地做个市场调查。”
爷爷不愧为商场老手,一说就说到了点子上。
孙绵绵点头,心里思索要投资多少,前段时间卖药材的钱都存着,还有前世收藏的药材也可以先卖了变现。
另外,听说省城的古玩市场开市了,可以去碰碰运气。
这般想着,也就到了出发去省城参加全国数学联赛的时间。
这次联赛就在省城比赛,学校准备包台中巴车去。
因为爷爷后脑勺才受过伤,孙绵绵不敢大意,默默地带上一床薄点被子给爷爷垫着,以减少震颤。
吴倩倩看到孙景铄抱着一床棉被上车,鄙夷的冷哼一声,快步走开了。
于德胜校长过来闲聊两句,就扶着爷爷上车,羡慕的说:“老爷子,你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瞧瞧,你家两个小的不仅读书不用你操心,还特别孝顺。”
爷爷得意的翘起嘴角,“他们是很优秀,不但会读书,还有经商的头脑,随我,哈哈哈!”
于德胜还是第一次听到老爷子如此直白地自夸,“那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我听说景烁和绵绵进山挖药材了,是吧?”
爷爷点了点头,“他们呀,现在又看上了房地产,想修房子卖呢。”
于德胜惊得坐直了些,认真地盯着孙绵绵和孙景烁,语重心长的说:“那可是要投资很多钱的,先不说本钱,就是百顺这么穷,怎么卖得掉。
万一砸在手里怎么办?本钱都打水漂了。
你们爷爷一大把年纪了,而且孙家不是以往的孙家,经不起折腾的。算了吧,好好读书。”
孙景铄木着一张脸,没说话。
孙绵绵也不想辩解,礼貌的说:“我知道了,谢谢校长。”
独自一人坐在车尾的吴倩倩冷哼一声,心说孙绵绵就是爱出风头。
接下来的路程,孙绵绵一直在闭目养神。
爷爷精神很好,不时的和于德胜校长说话。
两个小时后,车子颠簸了一下,随即熄火。
于德胜校长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