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首次远征
青冥之外,巫族主要分布于西向与西北方向。
界域以北千余里,尽是绝岭雪山。
在青冥方圆万里之内,存有三大巫族势力。
其一为红叶所在的雨之国;其二是圣心、绘心等人所处的天意部落;其三则是天语所在的荒祖部落。
天意部落实力最为雄厚,却与雨之国极不对付,前些年刚历经一场大战,双方皆损耗了数十万祭品。
荒祖部落实力亦不弱,部落中有着颇为精深的力巫传承,且在大荒界成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据点。
荒祖部落与雨之国关系相对亲近,但也并非毫无矛盾。
血巫、力巫和法巫彼此相互轻视,而道巫更是对他们皆不屑一顾。
天语临行之际,携带了一张卫渊给予的清单,上面罗列着稀有矿物、药材、血璎珞以及祭品。
天语离去后,卫渊再度前往勋功殿,兑换出大量书籍资料,随后命人搬运至自己的住处。
卫渊所兑换的书籍数量实在繁多,以至于需专门开辟一个院子存放,并且可供他人查阅。
如今卫渊不仅为自己阅读,更是替万里河山之中的凡人们阅览书籍,故而他所读之书种类繁杂,无所不有。
此时,万里河山中突然传来一则消息,一小队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改进后的锻铁机!卫渊神识一扫,便瞧见了新方案。
此方案将锻铁机提升锻锤的方式变更为采用滚轮铰链提升,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不再依靠修士的肉身力量,而是以法阵之力驱动滚轮转动。
法阵既可以由灵物驱动,也能够由修士驱动。
一座法阵能够为多个锻铁机提供能量。
这一方案的核心之处在于以阵法取代了修士。
以往一位修士仅能操作一台锻铁机,如今一位道基修士通过法阵能够同时为三台、五台,甚至十余台锻铁机供能。
不过,目前该方案仅仅是设想,具体的法阵尚未进行具体设计。
这些凡人开启灵性的时间并不长久,尽管他们日夜不停地学习,但距离能够设计法阵的程度还相差甚远。
只是少女阴阳似乎觉得这一方案可行,于是将其推荐给了卫渊。
然而,法阵并非难事,青冥之中现今也有不少精通阵法之人,而且此阵法并非高深精妙之作,太初宫的大部分修士都能够进行设计。
卫渊自身其实也可以设计,只不过法阵规模较大,效率稍低而已。
卫渊立刻拿着阵法去找余知拙。
余知拙看过之后也认为此方法可行,当下锻兵坊中的修士们出力远远未达到自身极限,对于打磨心境道基的效果并不理想。
例如,铸体大成的修士如今摇动锻铁机,连续摇上几天几夜也不会感到疲惫,这怎么可以呢?而使用法阵后,只要法阵全力开启,哪怕是道基修士,最多也只能坚持两三个时辰。
余知拙觉得,只有如此,修士们的工作才算充实饱满。
卫渊对此深以为然。
至于设计法阵不过是小事一桩,于是锻兵坊暂时停工三天,进行升级改造。
卫渊返回居所,开始思索自己手中现有的东西有哪些能够打动宝家。
如今距离一年之期越来越近,卫渊自成法相后还未曾与人动过手,对自己的实力有些缺乏自信。
思来想去,卫渊都觉得宝家似乎什么都不缺,又与青冥相距甚远,自己能够为宝家做的事情着实不多。
卫渊又花费了一些勋功,查阅了关于浮世龙图的资料。
太初宫关于浮世龙图的记载也并不多。
据传,这是一件从上古流传下来的仙宝,落入琼山仙岛手中时已然处于残缺状态。
凭借此宝双修能够借助天龙气运,附加在后代身上,双修有成必定会诞下九子,天赋各异,皆具仙基。
只是这一方法对于修炼者的要求极为苛刻,琼山仙岛历代以来仅成功过三次。
如今岛上的太上长老便是当年九子之一,也是硕果仅存的一位。
赵浮生能够修炼浮世龙图,其天赋不言而喻。
而琼山仙岛历经多年寻找,才找到宝芸一个有资格修炼的人,所以才愿意开出天价。
按照正常逻辑,卫渊觉得自己给予的东西应该比仙岛更多,这样才有理由让宝家拒绝仙岛。
比如说,仙岛给五个,那卫渊就得给六个……
卫渊盘点了一下自己目前能够拿得出的筹码,无非是锻造胸甲、为宝家培养道基、替宝家打仗这三样,其他的似乎就没有了。
或者厚着脸皮押上自己光辉灿烂的未来?此事着实难以解决,卫渊便与太初宫的诸位修士一一商议。
锄禾真人认为,可以带着貂爷潜入宝家祖地偷人。
貂爷轻车熟路,轻易就能将宝芸带出来,然后两人逃回青冥,自此山高皇帝远。
等过上几年风头过去,再去向宝家赔个不是。
反正那时木已成舟,宝家的要价必定会大幅下降。
但是锄禾真人回避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宝家真君如果想要打死卫渊怎么办。
余知拙觉得,卫渊可以去宝家挖矿。
以卫渊此刻的道力,开发出金光水刃术的法相版,那时挖起矿来不说以一敌百,至少寻常五六十位法相修士不在话下。
等到余知拙也成就法相,就来和卫渊一起挖,用不了几年就能把宝家祖地地下掏空。
此法看似荒谬,实则颇具可行性。
卫渊仔细计算了工作量和正常应得的报酬,觉得似乎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但他随即醒悟,余知拙这家伙又想骗自己去挖矿!
孙宇的方法则比较简单,让卫渊好好学习炼丹和医术,等宝家哪位大人物得了不治之症,卫渊就可以凭借自己的丹道医术去解决,从而让他们欠下人情。
如果大人物们没有不治之症怎么办,这同样可以通过医道来解决,没有不治之症就创造几个不治之症。
至于风听雨…… 卫渊决定还是不征询明王殿的意见了,否则容易被弹劾。
询问一圈下来,确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卫渊自己思量,觉得或许当下应该好好打一仗,凭借战绩说话,才有可能让宝家高看自己一眼。
此时新城中的许家少年们已经大半晋升至锻骨境,只剩下几千人还在融血。
这批少年的资质相当不错,如今已然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精锐力量。
至于巫族的目标早已确定,就是西北方向的雨之国。
在这个方向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巫族部落,五百里处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城市。
这座城市便是传统的巫域,人族还从未征服过那里。
卫渊在备战之际,锄禾老道终于归来,身后跟着两支商队,第一批运回来五万匹宁锦和二十万斤生丝。
卫渊将生丝入库,云锦没有卸车,算算时间,天语也该回来了。
果不其然,没过两天,天语就带着一支巫族商队来到了界域边缘。
这一次天语带来了矿石、药材、血璎珞和两万祭品,换走了五万匹云锦。
天语带来的所有物资价值远超五万匹云锦,两万人祭完全变成了附赠。
天语离开后,卫渊估计荒祖部落应该被稳住了,于是加快了备战的步伐。
这是他第一次在界域外作战。
卫渊此时才发现需要考虑的因素极多,从部队兵种的选择到行军路线,再到后勤补给,千头万绪,比单纯在界域内打防御战要复杂无数倍。
好在卫渊并非孤身作战,在万里河山中足有上千人在帮他分担。
经过这段时间不同任务的考验,万里河山中许多人都展现出了不同方面的天赋。
其中在军务方面有天赋的大约有两千余人,现在动用了其中一半的人。
备战期间,卫渊不断派出小股侦骑,向前侦察巫族情报。
然后根据收集回来的情报和地形数据,万里河山中的凡人们仅用几天时间就制定出多个详尽计划供卫渊选择。
每个计划都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细节,甚至连使用什么车辆装载军需,在哪一天哪一时刻抵达什么地方都考虑到了。
七日之后,卫渊率领三万大军离开青冥,正式进入巫域,开启了第一次远征。
大军前进的第一站便是矿场,越过矿场后,卫渊主力忽然分散,分出十支千人队,呈扇形快速突进,而中军是两万主力,沿着大路突进。
卫渊身着普通骑兵的装束,率领千余骑兵快速前行,沿途将一个个村落甩在身后。
他并未身处中军,而是直接带领前锋千人队行动。
如果从地图上看,十支千人队已然在大地上散开,一路摧毁沿途所看到的所有巫族村镇城寨。
普通小村落一支千人队便足够,如果遇到有实力的村镇或是巫族大部队,那周围的几支千人队就会迅速赶来,或是包抄后路,或是直接包围歼灭。
就这样,十支骑队忽聚忽散,一路扫荡,眨眼间便给巫族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许多小部落收到风声,不得不举族向西北迁徙,可是他们还没跑出多远就被卫渊的骑兵追上斩杀。
此时在万里河山中,又建起一个巨大的地形影像。
十支千人骑队中领队的道基修士看到什么,在影像中就会显示出什么。
而卫渊随时可以对带队的道基开慧武士下达指令,进行相应调动。
在某种程度上,这支军队已经达到了如臂使指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