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4 章 差价_龙藏
笔趣阁 > 龙藏 > 第 384 章 差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84 章 差价

赵统起初对卫渊的说法并不以为然,但仔细思索后又觉得似乎有些道理。如今卫渊显然不打算交出八台法器巨弩,而以西晋目前捉襟见肘的国库状况,连编练新军的资金都不足,或许在三五年内都无法弥补这八台巨弩的损失。这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涵阳关可能会沦为一个摆设,抵御巫族的重任只能依靠卫渊。

赵统深知劝不动卫渊,只能跺脚叹气,然后问道:“那你给咱家交个实底,让咱家回去好交差。你这地盘,准备扩张到哪里?”

卫渊拿过地图,沉吟片刻后说道:“我若说不会向东扩张,公公必然不信,大王也不会相信。但我接下来的主要目标是向西征伐巫族,在东方,我的活动范围将以涵阳关为限,不会越过涵阳关。不过有个前提,那就是涵阳关不能阻拦来自青冥的飞舟商队,也不能设卡征税,否则镇守使、副使们多半会遭遇意外。”

赵统吃了一惊,说道:“这可使不得!镇守使、副使那都是朝廷命官,官居四品、从四品。你怎么能对他们下手呢?”

卫渊笑道:“底层小兵就算死上几万几十万,那些大人物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你看我一战干掉许家三十万兵马,他们后来不还是来了吗?但我要是多杀几个四品、五品官员,多宰几个法相长老,把刀落到那些大人物头上,保证想跟我打仗的人会少一大半。再说,他们都是被马匪所杀,与我有何关系?”

赵统苦笑,说道:“适可而止,否则过犹不及,咱家也不好替你说话。”

“只要许家不发疯,我自然不会让公公为难。再说,现在与我有生死大仇的是巫族。”

“那就好,咱家回去复命了。”

等赵统离开后,卫渊才打开圣旨,草草浏览了一遍。圣旨上对卫渊擅自动用军队、越界抓捕一事进行了斥责,措辞相当严厉,把卫渊骂得狗血淋头,但实际的惩罚措施一条都没有。卫渊随手将圣旨丢进垃圾桶,返回了主峰。

如今主峰上他的居所已经翻盖,面积扩大了几倍。前院正堂是太初宫众修士例行议事的地方,左厢房摆放着界域的沙盘地图,是卫渊和众人商议发展策略的场所。右厢房则放满了整个人域的地图。

卫渊来到沙盘地图前,仔细观察着西北方向的地形走势,思考着在哪里修建新城,并将巨弩布置在上面。巨弩的射程极限可达两百里,弩箭可以追踪目标,威力足以击杀普通法相,堪称大杀器。它最擅长对付的还是飞舟等大型空中目标。

这次拆回来的八具巨弩,卫渊只打算在巫族方向布置两具,在许家方向布置四具,在界域中央布置两具用于防守。

卫渊在沙盘前站了整整两个时辰,画出一条西北向的进军路线,并做了多个标记。哪里筑城,哪里建立中继营地,大军分几路出发,甚至每路的人数以及前进速度都做了标记。在这条路线的前方,远在沙盘之外的地方,是卫渊的最终目的地 —— 红叶的雨之国。

拟定战略后,卫渊接到通报,八具巨弩已经运回来了。卫渊当即叫上余知拙,前去接收巨弩。

听到这个消息,余知拙立刻放下手中所有的活,还叫上了所有天工殿的师弟。运送巨弩的车队徐徐进入青冥,足有八十余辆货车,一台巨弩拆卸后需要整整十辆大车才能装下。

卫渊按照预定计划,将四台巨弩分别运往玄卫三和玄卫四。其余四台运往界域中心。这两座卫城都指向东方,任何人从涵阳关出兵,想要攻打界域,都必须从这两座卫城周围经过。卫渊已经提前命人在两座卫城中筑起两座高台,作为巨弩发射的台座。

当时拆卸巨弩时,卫渊已经命人绘制了每个零件的详图以及安装的位置和顺序。巨弩最主要的部件是由四片一模一样的底梁拼成的机身,其次是四支弓臂。主要法阵都铭刻在底梁上,且四片底梁的法阵各不相同。

余知拙一边察看,一边记录。几位师弟则各有分工,拿着工具测量所有零件,然后记录在图纸上,以便以后研究透彻后,青冥也能自制巨弩。

巨弩机身法阵主要是增加射程,追踪、破法、杀伤等阵法都刻在弩箭上。涵阳关为每具巨弩配备了十支弩箭,这些自然也被卫渊一并搬回来了。

众人忙碌了大半天,余知拙终于画完了巨弩全部部件的图纸,并将所有阵法也记录下来。然后几位天工殿弟子开始指挥修士们重新拼装巨弩。余知拙则整理全部图纸,同时不断计算着什么。

卫渊问道:“怎么样?我们能造得出来吗?”

“没问题。这些巨弩都是很老的设计,主要是材料难得,在设计上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给我点时间,应该能造出更好的。”

“花销呢?”

余知拙默默计算了一下,说道:“不超过二十万两仙银,包括五十支箭。”

卫渊吃了一惊,说道:“这么少?西晋制造这一具巨弩,可是花了一百五十万两!”

“怎么可能?” 余知拙第一个反应是不信,然后才明白过来,叹道:“难怪总是国库空虚。这国库要是能充裕才怪了。”

卫渊也跟着反应过来。虽然在史书上这种事屡见不鲜,但当卫渊真正遇到时,这差价之大还是让他瞠目结舌。余知拙改进过的巨弩只要二十万两,那原版巨弩能值多少呢?

“余师叔,那你说这些巨弩能值多少?”

余知拙炼器多年,早已是大师水准,什么样的材料没见过?当下估算片刻后,说道:“十二万两,不能再多了。”

卫渊唯有一声叹息:“真敢赚啊!”

一具造价十二万的巨弩,卖给朝廷时就变成了一百五十万,涨了十一倍有余。相比之下,卫渊一副胸甲卖二十两,赵国军方收价是五十两,只涨了一倍半。或许这就是赵国比西晋强盛得多的原因。

不过,虽然明知赵国军方采购价是五十两,青冥的胸甲也只能卖二十两。在二十到五十之间的这三十两,不是卫渊能赚的。这三十两去了哪里,巨弩的一百三十余万差价也就去了哪里,无非是落入了七姓十三望之手。

“我们要造几架吗?给我一个月时间,我就能完成新床弩的设计。” 余知拙摩拳擦掌,他天生对这类巨型战争器械感兴趣。

卫渊却摇头,说道:“我们现在资粮有限,还是先造飞剑枪。”

余知拙看了卫渊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我知道了。”

枪和巨型床弩实际上代表着两个方向。床弩是防守利器,而枪则是用来进攻的。

随着巨弩运回,几万俘虏也陆续到达。过程有些复杂,这些俘虏被战天帮抓走,不久卫渊大军赶到,击溃了战天帮,将他们从马匪手中解救出来。

但是节度使大人的恩义必须偿还,报恩无非两种方式,要么拿钱,要么以力相报。这些大头兵,大部分都是刚刚转正的新兵,哪会有钱?有钱的早都捐成军官了。所以最后只能选择以力相报,要为节度使大人服务十年。当然,如果实在做不下去,想要提前赎身也是可以的,每年折五十两仙银,剩余多少年给多少钱就行。就看有没有金主愿意掏这个钱了。

其实聪明点的人都听闻了战天帮和青冥之间的关系,但正因为是聪明人,所以谁都不说破。以节度使大人的地位,肯演这么一场戏给大家看已经算是重视了,再不识好歹,真惹恼了节度使说不定就要被扔进矿洞里挖矿至死。

涵阳关这四万余守军虽然掺了水,但整体素质依然在许家私军之上,更不是其他官军可比。队伍中的军官都已经被筛选出来,拿了一笔赎身费后都被放走了,现在剩下的都是纯正的铸体士卒。

然后在路上的流民还有十几万,卫渊估计数日之内,青冥的人口就将突破百万。他这一次是真的撑到了,第一次和许家大战时的俘虏基本都还没来得及消化,现在又多了几十万人,每天还有数千流民加入。

后期加入的五十余万人,全都是正当年的壮男健妇,都还来得及铸体。等他们铸体突破一境,再配齐装备,那时战力何止倍增?

卫渊决定接下来一段时间先安静蛰伏,消化这些人口,增长实力,最迟等到下下个产粮季,就是大军出击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