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九章 惊变(下)_重生之红星传奇
笔趣阁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八九九章 惊变(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九九章 惊变(下)

    于学忠苦笑不得的原因是蒋介石给他弄了块烫年的山芋,也不知道这委员长是怎么想的,好好的团结抗日就是了,为什么非要发这封电报呢?难道就凭电报上那几行字就能让刘一民听命于苏鲁战区总司令部么?简直是异想天开!

    不等于学忠话,王敬轩接着就建议召开山东省军政联系会议,转达军委翎旨示精神,解决统一指挥、统一划分防区、统一处所行政、统一张罗给养粮秣等问题。首发

    苏鲁战区总司令部秘书长周从政心里热乎乎的,因为他已接到了蒋委员长召见他的电报,知道于学忠的保荐起作用了。见过蒋介石之后,很可能他就是山东省主席了,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虽然这个省主席是敌后游击主席,但那究竟结果是省主席。因此,周从政向于学忠述说,是不是考虑把战区总司令部迁往临沂,因为军委会电报上的清楚,苏鲁战区总司令部驻临沂。如果战区总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能够在临沂站住脚,就可以扩大干部培训班规模,为重整山东省的基层政权提供干部。并且,还可以以分来的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学生为骨干,培养军事干部,充分各保安旅的基层指挥力量,把各保安旅酿成真正的正规军。

    于学忠虽然哭笑不得,觉得王敬轩、周复、周从政都是异想天开,可是心底里也有一种跃跃yu试的想法,军委会的电报等于是把山东交给他于学忠和东北军了,这对眼下无根之萍一样的东北军来,太难得了。就算八路军教导师不服从战区指挥、不受他于学忠节制,那还有山东处所武装的十个游击纵队和三十四个保安旅呢!虽然这些处所武装大大都人数不多、战斗力不强,但东北军不缺练兵人才,只要假以时日,于学忠相信可以将这些处所武装训练成精锐之师的。

    固然,这也只是心里的一丝秘不示人的想法,于学忠知道,虽然有军委会统一山东军事指挥、统一山东行政的命令,那也得八路草同意才行。并且,以他多年宦海沉浮、军界滚打的经验,八路军是不会同意的。八路军不合意,军委会的命令就是一纸空文,只能制造矛盾和冲突,另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除非军委会往山东派上几十万大军,能够迫使刘一民乖乖退让。这更不成能!

    于学忠虽然知道军委会的命令在八路军不配合的情况下形同虚文,虽然觉得周复、王敬轩、周从政的建议都是异想天开,可是那究竟结果是军委会的命令,他还是得坚决执行的。否则的话,没法向军委会交待。

    只不过于学忠心里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统一军事指挥仅限于统一山东力量指挥。统一行政问题,鲁西、鲁北、鲁东三个山东省政府主席公署必须得设立,最起码可以统一指挥各地散落的处所武装。

    孙良诚就在冀南,原来是光杆司令,现在手头有了一部分武装。只要让何思源到鲁北去、李先良到鲁东去就行了。军委会任命的十四个专员也好,那都是手头有武装的,就在各自的防区就任就是了。问题出在军委会任命的107个县长上,八路军已经在山东扎根了,凡是八路军控制的县,都建立了县、区、村三级政权,这些县长如果去上任,就会和八路军直接产生冲突了。

    和八路军直接产生冲突的事情,于学忠是坚决不干的!

    此时,日机还在费县县城一带侦轰炸。

    不过,于学忠从坚守万松山之战中吸取了经验,让军队大量沤制浓烟,掩护了费县县城。

    周复见于学忠对他们几个人的提议没有明确回答,忍不住提醒:“于总司令,军委会的命令必须执行。不但我们要执行,八路军也要执行。是不是给刘一民将军发个电报,让他和罗荣桓返回费县县城,讨论如何执行军委会命令问题。”周复的话音刚落,机要顾问就送来了秦启荣、张里元、张景月、张天佐、刘景良等人的电报,无一例外的都是先申明执行军委会命令,服从于总司令指挥,然后就要求于总司令与八路军协商,让中央任命的县长到任,张罗粮秣经费。

    周从政高兴的:“势义不错,山东的处所实力派都拥非军委会统一指挥、统一行政的决定。现在就等八路军亮相了。”

    八路军的电报就在这个时候到了,在刘、罗签署的电报上,只字未提接到军委会电令的事情,只是催促于学忠迅速指挥军队南进。

    周从政看完电报,脱口而出:“这刘、罗二人可真过分,电报上字里行间都是命令的口气,难道他们没有接到军委会的电令?不知道他们归属于总司令指挥么?”

    于学忠这才道:“不是他们没有接到军委会的命令,而是他们的实力远远跨越我们,压根儿就没有服从我们指挥的意思。这下们都明白了吧?在山东,还必须同八路军搞好关系。否则的话,不要统一指挥、统一行政了,我们能不得在山东存在迹都是末知数呢!”

    周复愤愤不服:“不服参军委会命令就是叛军!刘一比一贯对委员长的命令阳奉阴违,早就应该受到制裁!”

    于学忠眼睛往周复脸上打量了几下,冷冷地问道:“谁去制裁他,是还是我?”

    周复被噎得脸都成了酱紫色。

    引军军长牟中珩经过费县之战后,见识了八路军的实力,对八路军的战法也有了真切体会,忍不住道:“要是依照军委会的命令执行的话,刘一民的教导师恐怕就打不了那么多胜仗了。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要抓住战机,迅速南进,控制台儿庄一线,威胁徐州。

    只要控制台儿庄一线,我军的粮食问题、兵源问题都可以解决。

    这是刘一民给我们的机会,是明着让我军弥补、恢复战斗力的。我个人认为,在这点上,刘一民算得上光明磊落了。”

    曰军军长缪征流急着休整弥补军队,接着牟中珩的话就:“一千道一万。还是抓鼻弥补军队最重要。要是51军、57军的军力都恢复到满编水平,就进可攻、退可守,刘一民也不敢用这样的口气给我们发报。妈拉个巴子的,还是赶紧向南进军要紧。”

    顾问长王敬轩给牟中珩和缪征流泼了盆冷水:“牟军长、缪军长,军队弥补新兵太多了会影响战斗力的!”

    王敬轩的绝对是大实话,都是带兵的人,这个事理谁都懂。缪征流楞了一下。就刘一民不是了么?我军可以从张里元部弥补。

    周复知道自己不讨于学忠喜欢,也知道缪征流出了他和牟中珩的心事,从张里元部弥补自然是事倍功半。可是,周复是苏鲁战区政治部主任,是蓝衣社的元老级骨干,是蒋介石派到于学忠部的监军,那是绝对不会让于学忠部吞并张里元部的。

    就听周复到:“刘一民这是挑拨离间,想挑起我们与张里元部的矛盾,此事万万不成!我们现在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只要控制鲁南山区,就能腾出时间和精力训练新兵。我看,我们还是以主力控制鲁南山区,以一部军力开往台儿庄一线,获取弥补。这样的话,才真正是退可守、进可攻。”

    周复是不想让51军、57军从张里元部弥补兵源,这一点是人都能听的出来。缪征流也仅仅是罢了,大家都清楚,张里元也欠好话。不过,周复的以主力控制鲁南山区、以一部军力依照八路军的要求开往台儿庄一线的提议却是很合大家的胃口。牟中珩和缪征流刚才还在迅速南进,听了周复的话就都不吭声了,把眼睛望向了于学忠。

    于学忠怦然心动!

    眼下虽然鲁南局势一派大好,可是大家心里都有数,日军绝不会坐视鲁南局势继续恶化的。不定这个时候鬼子的运兵船正一艘一艘的向山东开来。很可能在日军重兵攻击之下,八路军主力和苏鲁战区军队还得抛却津浦路沿线,退回山区。鲁南山区易守难攻,提前摆设就能抢得先手!

    让于学忠怦然心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引军、曰军伤亡实在太大,全部摆设到台儿庄一线的话,一旦日军主力大至,军队一定会再一次损失惨痛,那是于学忠所不肯意看到的。

    这个时候,军委会怕第二封电报到了。

    这次,军委会专门就苏鲁战区如何坚持山东敌后抗战给于学忠下达了明确指示,要求于学忠抓住良机,指挥51军、57军、新四师和张里元、申从周等保安军队、游击纵队迅速控制鲁南山区,建立鲁南山区根据地。

    这个良机,不消于学忠也知道,那就是现在八路军主力离开山区的机会。

    军委会的指示电就如何措置与八路军教导师的关系作出了明确指示。也不知道是哪个大才总结的,竟然要对八路军实行烂泥战术,紧紧地粘住八路军,让他们甩不失落、抖不脱。鬼子重兵集团扫dàng时,苏鲁战区主力要依托八路军、配合八路军作战,军队配置上一定要八路军在前、苏鲁战区军队在后。再也不得干这次鲁南战役时由51军、57军担负正面还击日军的事了,再干两次51军、57军可能就会伤亡殆尽了。

    苏鲁战区指挥的处所武装,要积极扩大力量,但要注意策略,避免同八路军产生正面冲突。一旦日军重兵扫dàng,八路军不得不撤出他们的根据地时,各处所武装要迅速进占八路军的根据地,填补空白。

    如果万不得已产生冲突,苏鲁战区总司令部必须立即派员进行调剂,调剂不成绩立即述说军委会,由军委会派员赴山东调剂,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与八路军作战。

    军委会指示电报最后,苏鲁战区坚持山东敌后抗战总的原则是抢占鲁南山区、巩固鲁南山区,大力向鲁东、鲁中、鲁北、鲁西成长,宣传国民政府的抗战方针,宣传蒋委员长抗战主张。一句话,与争夺民心,不得让山东民众只知道而不知道国民党,只知道八路军而不知道,只知道而不知道蒋委员长,只知道刘一民而不知道于学忠。

    于学忠知道土地意味着什么,可是也知道自己的51军、57军既不是日军的敌手也不是八路军的敌手,只能与八路军团结抗战,才能维持下去。看了军委会的指尔电后,于学忠明白蒋介石这是要让他挑头与八路军争土地,扯八路军的后腿,很不以为然。可是,于学忠也不得不认可这个办法很可能会有效让八路军恼不得、动不得。

    周复、牟中珩、缪征流等人刚才已经不肯意把主力开到台儿庄一线去了现在有了军委会的指示电,就更不肯意去了。缪征流甚至提出,到台儿庄一线去设防,等于是让弟兄们去替八路军挡枪子儿!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军委会命令苏鲁战区主力在鲁南山区设防,就应该坚决执行命令。

    于学忠思谋再三,觉得既要包管主力平安休整,又不得对不起八路军那样以后就欠好和八路军相处了。因此,他最后决定引军、曰军主力在费县、临沂、峄县之间设防,战区总司令部、山东省政府驻费县,开办干部训练班,大力招守新兵进行训练。同时在费县筹建军工厂。命令张里元部主力巩固临沂西南山区根据地由顾问长王敬轩组织前敌指挥部,率领51军、57军先头军队两个团、张里元部两个团、新四师一个团,开往台儿庄一线设防,并向徐州标的目的游击警戒,执行配合八路军作战任务。

    这个方案虽然不符合刘一民要51军、57军、新四师、张里元部全力向南成长的要求,可是究竟结果也配合八路军行动了。于学忠觉得各方面都能交待得过去。

    周复对这个方案也基本同意可是提出军委会命令苏鲁战区总司令部驻临沂,应该执行命令。

    于学忠摇摇头:“临沂是八路军教五旅的旅部所在地,那里有八路军鲁南行署机关和医院、粮仓等后勤机关。进驻临沂等于是趁八路军主力外出作战抄人家的后路这个事情不得干。谁干谁不利!如果我们去临沂,刘一民可能就会中止正在进行的作战行动回师围歼我们。

    这里是山东,与大后方远隔万里,我们不得干蠢事,干了蠢事谁也救不了我们。”

    周复不以为然,到:“于总司令多虑了。我们是执行军委会命令,八路军也是序列,也必须执行军委会命令。刘一民应该主动把临沂让出来,作为苏鲁战区总司令部驻地”。

    于学忠不耐烦了,呵斥到:“周主任,这苏鲁战区总司令是我于学忠,不是周复!不错,军委会的命令是让苏鲁战区总司令部进驻临沂,可是军委会还命令措置好与八路军的关系,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和八路军产生武装冲突。刘一民正指挥军队在前线与日军拼命,我们就去抄人家的老窝。这是山东,不是另外处所。想过后果没有?此事禁绝再提!”

    于学忠是这态度,牟中珩、缪征流、王敬轩也不合意进驻临沂。他们不想把主力开到台儿庄一线去,是为了保存实力,可不是想和八路军教导师对着干。他们没那个胆!

    周复这人也是彻完全底的抗日英雄,只不过对蒋介石太忠心,在打鬼子的同时,一心一意地想削弱、八路军的力量,这才一直想进再临沂。

    见于学忠态度如此坚决,周复也不再了,他已经放置摆设妥当,只等八路军主力进抵兖州、济宁一线,吴化文的新四师和张里元的保安第一师就会蜂拥而入临沂城。固然,周复也知道轻重,他给吴化文和张里元下了死命令,要他们和平进驻临沂,不得杀害八路军留守人员和士兵,以免给刘一民提供动武的借口。

    周复拿出了一个名单,是可靠情报,这些人都是。奉上峰命令,必须处决。请于总司令批准执行。

    于学忠接过周复递过来的名单一看,列在第一名的是51军114师少将顾问长解沛然,后面还有十几个人,全部是51军、57军的中层军官。

    于学忠虽然同情,和八路军关系尚好,但不等于他能容忍在他的军队里大肆活动。

    看了周复提供的名单,于学忠思索一会儿,就对周复、周从政、王敬轩、牟中珩、缪征流等人:“枪决就免了,把他们赶走就是了。

    现在是团结抗日时期,再枪杀人,会惹麻烦的!”

    刘一民得知于学忠部如此调剂摆设、清理军队内的地下党员的时候,八路军主力已经开始席卷滕县、泗水、娜县的作战行动了,兵锋所向,直指兖州、济宁